不同的学校,MPA复试的内容也有所不同,侧重点也有所不同。但形式不外乎笔试与面试,笔试主要是考察专业基础知识测试。面试主要是以中文或英文考察专业知识以及日常话题等。在实际中,充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,许多人认为面试淘汰人数不多,因而麻痹大意,结果最终却被学校拒之门外。复试考官还是比较喜欢认真准备的人的,因为至少体现出了你重视这次考试,同时准备充分的人往往更少受临场发挥的影响,也更加自信。因此,进入复试后更应该认真准备。
A.关于导师。导师在复试前最好还是联系联系,主要采取邮件形式。不联系导师其实也不一定是劣势,联系导师自己心安一些,毕竟大部门进入复试的同学都会和导师联系。邮件一般都会公布在学院的网页里面,一般都会留EMAIL,这时要对每个导师进行分析,最好每个导师都要有针对性的写邮件,注意不要出现把教授的姓搞错的低级错误。避免夸大自己的优点,避免啰嗦,要特别注意体现自己的优势,体现为什么值得导师选择。
B.关于优势劣势。进入复试是你最大的优势,如果实现找不出什么优点,只要认真准备、态度诚恳,一般老师都很愿意收你的,因为你比较踏实,从事研究是好事情。
C.关于裸考。尽量不要裸考,诚然许多人裸考也能通过考试(包括初试、复试,因为专业硕士相对学术硕士难度确实降低),但是一般来说这需要一定的基础(事实上有部分人没有这样的基础)以及临场发挥(事实上很多人在考试时容易因紧张等因素发挥不好)。如果准备充分的话,则能很大程度上保证不受临场发挥的影响,或者能得到更多分,或者能考到更好的学校。
下面根据复试的主要形式,分三个方面解读复试。
(一)英语面试。
A.基本原则。
1.见面/告别。见面问候语:Good morning/afternoon, dear professors. I am Zhang Qing.(Nice to mee tyou)告别用语:Thanks for your time. / Thank you forgiving such a chance. I hope to see you again and soon. / Thank you, goodbye./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view goodbye.
2.意外情况。没听清,你应该怎样要求老师再说一遍(Pardon?/ Sorry, I can't follow you./ Sorry, I lost you. Can you repeat that question again?);需要时间思考、整理思路的时候,不要出现沉默,可以用一些hmm,err,well等语气词;不会回答某些问题时,千万不要不懂装懂,可以明确地告诉老师你不知道(Sorry, but I have no idea about it.)。
3.在使用连词时,不要千篇一律的用and和but,可以尝试用besides,inaddition,moreover,although,yet,nevertheless,nonetheness,otherwise,instead,thus,inthisway,evenso,afterall等等。
4.回答完毕,用“that's all for this question”or“that's my opinion”,再加上句“thanks”;
5.回答考官问题,千万不要只回答“YES”或“NO”,而是要加上你的reason或者是example.也就是发散思维,不能几秒钟就回答完了。
6.用一些冗词。如Well,you know,kind of,sort of,I mean,maybe,like,I guess,really,等等。
7.英语面试一般包含2-3个英语问题,在回答时其实基本上是语无伦次。但是每组的老师问题会有重复现象,所以排在后面的同学可以询问前面刚结束的同学有关问题。
B.具体问题。
下面介绍两大方面的问题。
1、日常话题。包括许许多多的日常话题与问题,如自我介绍、关于自己的话题(要真实)、关于事物(事情)的看法、当前新闻热点、对专业的看法等等。尽量圈题并一题一题准备,一则心中有粮心不慌,二则英语面试是共通的,就算没有圈到,准备的问题总会在其它的题目中套用。
2、专业问题。专业问题,主要难点还是在专业词汇上。因此,复习期间,需准备MPA词汇,碍于时间的限制,不可能面面俱到,有时间大家可以补充多准备一些。